发布时间:2019-04-28
正确答案: B
解析: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“虚则补其母”和“实则泻其子”,具体方法有“滋水涵木”“益火补土”“培土生金”和“金水相生”。根据相克规律制定的治法是抑强扶弱并用,都是一补一泻,补泻兼施。五行相乘、五行相侮和母病及子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关系,不能作为治疗原则和方法的依据。
正确答案: A
解析:《素问•五藏生成》说:“多食酸,则肉胝(月刍)而唇揭。”即肝木太过而乘其脾土,脾主肌肉,其华在唇为白。“多食咸,则脉凝泣而变色”;“多食苦,则皮槁而毛拔”;“多食甘,则骨痛而发落”;“多食辛,则筋急而爪枯”。
正确答案: D
解析:心主神志功能过亢,则使人喜笑不休;心主神志功能不及,则使人易悲。如《素问•调经论》说:“神有余则笑不休,神不足则悲。”“心气”,如心气充沛,则心力、心率和心律正常。心气不足,则心悸气短,与喜笑和悲哀无关;“宗气”,则关乎语言、声音、呼吸,以及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、视听的感觉及心搏的强烈和节律等,亦与喜笑和悲哀无直接相关;“心阴”,心阴无过盛之说,心阴不足不能制约心阳,可致心阳偏亢,虚火内生而见五心烦热、神志不宁,或虚烦不得眠,亦与喜笑和悲哀无直接联系;“心阳”,心阳亢盛,则可躁扰心神、血热脉流薄疾,或心火上炎或下移,其病理表现亦不以喜乐或悲哀为主。
正确答案: A
解析:上焦生理功能的特点是若雾露之溉。主气之升发是上焦功能活动的一个方面,不能全面反映上焦的功能。通行宗、营、卫三气是上焦的功能活动之一,不是上焦生理功能的特点。元气之别使指三焦而言。主宣发与肃降是肺的功能。
正确答案: C
解析:阴阳两者既相互对立,又相互依存,每一方都以相对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,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,此即是互根关系。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相互资生、相互促进,共同维持彼此的旺盛活力。主要体现于相对物质之间、相对功能之间以及功能与物质之间的互根互用。正如《素问•阴阳应象大论》所说:“阴在内,阳之守也;阳在外,阴之使也。”《医贯砭•阴阳论》亦说:“无阳则阴无以生,无阴则阳无以化。”
正确答案: C
解析:“筋骨坚,发长极,身体盛壮”的生理表现是女子“四七”28岁时段的发育状况。“二七”14岁的生理表现是“天癸至,任脉通,太冲脉盛,月事以时下,故有子”;“三七”21岁的生理表现是“肾气平均,故真牙生而长极”;“五七”35岁的生理表现是“阳明脉衰,面始焦,发始堕”;“六七”42岁的生理表现则是“三阳脉衰于上,面皆焦,发始白”。
正确答案: D
解析:肾主闭藏的功能活动中,最具有意义的是固摄精气,防止精气无故散失。纳气归肾,促进元气之生成,是指肾精充足,则摄纳肺吸入的清气,维持呼吸的深长;元气由肾中精气所化,肾精充足,则元气化生有源。固摄二便,防止二便之失禁,是肾中精气主司封藏的作用。
正确答案: B
解析:经别循行之从四肢肘、膝以上别出(离);走人体腔脏腑深部(入);浅出于体表(出)而上头面;阴经经别合入阳经经别(合)等离、合、出、入循行特点。在经脉的循行中,可用“离、合、出、入”来概括其循行特点的仅有经别。十五别络,是络脉系统的主干,其细小分支“孙络”和“浮络”则大多分布于体表;十二经筋,为十二经脉连属筋肉的系统,其循行无离、合、出、入特点;十二经脉为正经,其循行与脏腑有属络关系;奇经八脉,其循行无十二经之规则,亦与脏腑无相互络属关系、相互间亦无表里关系,但属经脉系统而非络脉系统。
正确答案: D
解析:酸入肝,多食酸则肝的功能亢盛,肝木盛则克伐脾土,引起脾的病变,脾在体合肉,其华在唇,故“肉胝(月刍)而唇揭”。脉凝泣而变色,是多食咸的变化;皮槁而毛拔,是多食苦的变化;筋急而爪枯,是多食辛的变化;骨痛而发落,是多食甘的变化。
正确答案: C
解析:相乘是过度的克制、制约,相侮是反向的克制、制约。母行、子行的太过或不及引起的异常变化,属母子相及的影响,是相生的异常,而不是相克的异常,不属相乘或相侮。“气有余则乘己所不胜”:《素问•五运行大论》的原文为气有余则“侮所不胜”。“气不及则已所胜侮而乘之”:《素问•五运行大论》的原文为气不及则“己所胜轻而侮之”。“气有余则制己所胜”指五行相乘,是一行太过,对所胜之行过度克制的变化,是正确的。